彰化縣一名69歲婦人,最近因腰椎舊疾到彰化醫院骨科就診,照了X光後,竟然發現大腸附近有一個1.5公分長的鉤狀物,轉診肝膽腸胃科確認是魚鉤,所幸這吃進肚子多日的魚鉤,未刺破腸胃引起劇痛,經服藥追蹤將魚鉤排出。婦人獲知在體內有魚鉤,嚇了一大跳,經回想,可能是今年3月間,有友人好心送她一尾釣來的魚,她興沖沖烹而調之,沒想到連魚帶魚鉤吃進肚子內。研判可能是友人釣起魚後,魚鉤不慎留在魚內,或是該條魚以前就被釣過而留下魚鉤。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詩典說,陳婦肚內的魚鉤經過食道及胃、小腸都沒有事,發現時判斷已經在盲腸附近,本來要做大腸鏡將魚鉤取出,但婦人甚為排斥,而腹部也沒有疼痛感,因此開些排便劑,希望可以從肛門排出;兩天後再照X光,魚鉤已經不見了,顯見已經排出體外。陳詩典指出,如果異物位置在內視鏡可取出的食道、胃、直腸等處,最好直接以內視鏡取出,如果要等待排出,觀察3天無法排出或產生腹痛,就要考慮手術取出,不然一旦引發腹膜炎,就有敗血症之虞。一般而言,直狀的異物比彎狀的異物危險,較不易排出,更是要嚴密觀察。陳詩典指出,異物入肚的病人以精神疾病患者和受刑人最多,在年齡層方面以未上學的小孩子和超過65歲的老年人較多,小孩子因為懵懂,大人未注意而誤食異物,甚至連鈕扣型電池也有被誤食過,但老年人的情況大都是因為他們嚼食敏感度退化或反應退化,或是因為沒有牙齒咀嚼,造成誤食,以誤食魚刺和雞骨頭最多,也曾經有老人一邊剔牙、一邊說話而將牙籤吞入肚,甚至在牙科看診時,因緊張將牙科器材吞進肚。陳詩典強調,民眾在吞食食物時要細嚼慢嚥且要特別注意魚刺、雞骨等,尤其是老人家更是要特別小心。彰化縣一名69歲老婦人,將魚鉤(左側鉤狀物)吞下肚多日,竟然還相安無事,還能順利排出體外。 照片/衛福部彰化醫院 分享 facebook
EEA8AC2D9328045E